黃花崗七十二烈士,似熟悉,又陌生。熟悉,因為小時候已在課科書中提過;陌生,因為每位烈士都是陌生人。
  林覺民的〈與妻訣別書〉亦看過不知道多少遍,當中的國家責任、世運承擔,曾激勵我的志氣;但始終與我仍有距離,未能感同身受。
  而杜國威先生所編的《遍地芳菲》,讓我重溫了這一段歷史,恍惚與每一個人相交,他們每個都有血有肉:羅坤是條硬漢子,加入新軍,只為做革命軍;保生雖然鄉下,但良知不泯,甘心為義舉犧牲;意洞則胸懷大志,東奔西跑,投身行動,寧死不屈。從這些人的身上,不但看到男兒的骨氣,更看到中國人捨身取義的精神。
  近來看的劇,太多只關注個人的內心深處:《人間煙火》的「向後走只為走得更遠」,《水中之書》的「活在當下」,就算是古裝的《只有香如故》,也太著重兒女私情。《遍地芳菲》則是為烈士作傳,「中國人是草」但「春風吹又生」,真是一齣振奮人心的經典之作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韋雙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