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術教育,實在可以參考國文教育,因為兩者的類同之處真的不少。
一個個套路,就像一篇篇課文。背範文,為的是記憶前人的筆法,是打底子用的。不背,也能寫出文章,只是可以用的材料、成語,或許會比較少一些。話說回來,材料是靠自己發現的,用太多成語則必落俗套,到最後,寫一篇文章,也得運用自己的巧思創意,推陳出新,不作變化的話,只能淪為公文格式,應付了事。打套路,學的一招一式,是前人的「成語」,學的節奏段落,是前人的「章法」,學的架式工整,是前人的「書法」。文章好,但字寫得不漂亮,不過只要仍能辨認出每個字,依然無損文章的價值。文章不好,字寫得漂亮,沒有實用價值,也只能淪為字帖。
教國文,一開始先學認字、寫字。沒有「字」,就沒有根本,不可能構成文章。人人的字,風格皆有不同,但不逾於規範之外,只要能夠辨認,便是合格。若要深入鑽研此道,則已入「書法」之途,不可混作一談。在國術教育中,這階段稱之為「教架子」。
學了「字」,便學「詞語」,仍是架子,不過開始作組合變化而已。然後是「成語」,前人俗套,謂之「單招」。再來是「造句」,有主、客,有動、名,是有表達意義功能的文字組合,也就是國術中一路路有攻守目的之套路。
日常生活,對話總是一句起兩句止地你來我往,長篇大論者,除了演講之外,很少出現。一連七八十式的套路,也是一篇篇的「演講稿」,若你在日常生活中,老是想著要在背熟了的演講稿中,挑一句兩句來對應別人,不但綁手綁腳,而且別人一定把你當瘋子。
國文,是應用之學;國術何嘗不是?教學中孰輕孰重,與國文教育的方法一對照,自可清楚明白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韋雙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